旅居随语 

首页 >> 随文共勉 >> 对付自私



对付自私

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;因我们想,一人既替众人死,众人就都死了;并且祂替众人死,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,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」(林后五:14-15

  有一个农夫,获得了别人赠送的高产玉米种子,结果获得了大丰收。附近的农夫们都慕名前来取经,有的甚至还向他索取种子。但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会取得高产而影响了自己的销路,他就拒绝了所有这些请求。谁知到了第二年,他的玉米产量下降了不少,到了第三年,他的产量就与附近农田里的玉米没有什么区别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是这些高产的玉米,在被周围农田里的玉米授粉杂交以后,变得越来越像一般的玉米。如果这位农夫开始愿意把种子与周围的人分享,大家都种高产玉米,他自己也就可以继续保持高产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自私其实并不利己。作为基督徒,理论上我们的老我应该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,我们已经获得了新的生命,我们就不再为自己而活,而是为了愿意为我们舍身取义的主耶稣基督而活。然而,我们却时常发现,那被钉上十字架的老会时常跳下来,不是吗?我们希望实践彼此相爱,却在很多时候爱不出来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因为我们基督徒都还很像那位不愿分享的农夫,都带着很重的自私心理。自私让我们无法完全地实践基督的教训,是我们灵命成长中最大的绊脚石。一个认真跟随基督的人,必须认真下功夫对付自己的自私,以使我们更好地活出神所期盼的样式。

一.        对付自私的必要

  人在犯罪堕落以后,与神的关系断绝了,也导致了人罪的本性。这一本性也叫作「原罪」。自私就是这原罪的一部分。所谓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,正是这一罪性淋漓尽致的体现。自私会让人做出各种损人利己,或是损人不利己的举措。纵观整本圣经,我们可以看到,自私的人不蒙神的喜悦,自私的人也往往不会得到好的结果。从圣经里的几个例子,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。

  亚伯拉罕得到神的呼召,要他离开本族本乡,迁移到迦南地区。亚伯拉罕就带着他的家人,连同他的侄子罗得,一同前往。到了迦南地以后,因为亚伯拉罕和罗得各自的产业都很庞大,当地容纳不下他们,导致了他们仆人间的争吵。于是亚伯拉罕就决定他们必须分开。他对罗得说:「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?请你离开我:你向左,我就向右;你向右,我就向左。」罗得举目看见的是约旦平原,那是一片滋润富庶的土地,看上去像是伊甸园一般美丽,所以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块土地。从中我们看到,亚伯拉罕是慷慨的,罗得是自私的。在罗得离开以后,神大大祝福亚伯拉罕。神向他应许,只要是他眼所能见的土地,神都赐给他的后裔为产业,而且他后裔也将会如同地上的尘沙一样多得不可胜数。反观罗得,虽然他得到了美好的土地,但他却渐渐挪移帐篷,一步一步往罪恶之城所多玛和蛾摩拉靠近,最后在神的审判之中失去了一切,只得勉强逃生。自私让罗得只顾眼前利益,最终却是一无所得。

  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隶,日子苦不堪言。神听到他们的哀哭,就差遣摩西去把他们带出埃及,让他们得自由。他们亲眼看见了神伟大的作为,理当顺服信靠神。但他们想到的只是自己的需要。在出了埃及后没多久,他们就开始抱怨了。他们嚷着说以前在埃及围着肉锅吃得饱足,而现在却没有吃的了。于是神给他们从天上降下吗哪,这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食物,而且他们不种也不收,就可以有吃的。这是何等大的恩典,他们理当心存感恩。但他们想到的还是自己。摩西吩咐他们平时每天按家里的人口,收取一天的食量,不可以多收留过夜,但是还是有贪心的人要多收多取,结果那些过量的吗哪生虫变臭。摩西又吩咐他们在安息日的前一天,收取双倍的量,安息日就不要去找了。但竟然还有人在安息日出去寻找,导致神对他们的愤怒。后来吗哪吃多了,他们就都厌烦了,想起在埃及不花钱就有鱼吃,还有黄瓜、西瓜、韭菜、葱、蒜,于是又开始抱怨了,要求吃肉。神就用风把鹌鹑从海面吹过来,布满了他们的营地,好让他们可以抓了来吃。但这些人终日终夜,并且次日一整天,捕取鹌鹑,结果至少的也取了十贺梅珥。贺梅珥是度量液体的体积单位,一贺梅珥大约是五十加仑。所以他们至少的也捕取了五百加仑的鹌鹑,真可谓是贪得无厌。在当时的气候和环境之下,这么多的肉堆积在一起,不变质才怪。结果许多人吃了这肉就死了。他们把那地方起名叫基博罗哈他瓦,就是贪心之人的坟墓的意思。自私让以色列人贪婪肉体的享受,最终是而自食其果。

  在逃避扫罗的追杀期间,大卫和随从来到一个叫迦密的地方。在那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拿八。大卫和手下的人对拿八的牧羊人友善有加,不但没有欺负他们,还成为了他们的保障。以至于这些牧羊人对大卫他们深有好感。谁知当大卫遭遇了困难,派人向拿八讨求一些食物的时候,拿八却是一毛不拔。他说:「大卫是谁?耶西的儿子是谁?近来悖逆主人奔逃的仆人甚多,我岂可将饮食和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给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呢?」这让大卫气不打一处来,准备兴师动众去声讨拿八,要击杀他全家。幸好拿八的妻子亚比该是个识时务的人,她准备了许多的食物来迎接大卫,并替拿八好言赔罪,才免过了这场血腥之战。但拿八知道了这件事以后,吓得魂不附体,身体僵硬如石头一般,过了十天就死了。亚比该之后也转嫁给了大卫做妻子。自私让拿八忘恩负义,以恶报善,最终是所有的都要拱手让人。

  自私不单只体现在财物上。当大卫击杀了巨人歌利亚以后,受到了众人的拥戴。这引起了扫罗的极度不满,以至于他试图对大卫斩草除根,并且在追杀大卫的过程中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。扫罗之所以这样做,是除了对大卫的锋芒心存嫉妒以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自私。扫罗曾向儿子约拿单述说他要铲除大卫的缘由,他说:「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,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。」(撒上廿:31)可见,扫罗的动机,是生怕自己的王位不能传给儿子,这让他做出了许多疯狂的举动。自私让扫罗明知道神的旨意,但却不愿意顺服,以至于丧心病狂,最终成为了悲剧性的人物。

  以上都是一些旧约圣经中的故事,我们或许会认为自己不会像他们那样。其实,自私是没有人能豁免的,即使是紧密跟随耶稣的使徒也不例外。这些使徒们时常为「谁为大」起争论。他们当中两兄弟约翰和雅各则更是别出心裁。有一天,约翰和雅各跟着母亲一起向耶稣求情,要求将来在耶稣得国做王时,这两兄弟可以分坐耶稣的左右边。意思即是说,在耶稣掌王权的时候,他们可以被委以左右丞相的尊位。这是不是自私的表现呢?他们的自私,引起了其他使徒的脑怒,也引发了耶稣对世人的一段宝贵的教训:「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,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。只是在你们中间,不可这样;你们中间谁愿为大,就必做你们的用人;谁愿为首,就必做你们的仆人。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。」(太二十:25-28)从耶稣的这一教导,及整本圣经所传授的原则,我们可以知道,基督徒所要实践的最重要功课之一,就是舍己,其实就是对付自己的自私。对付自私不容易,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。耶稣已经设立了一个完美的榜样。祂没有欠我们任何人任何东西,却心甘情愿地为我们付上了生命的代价。我们难道不应该效法祂,通过舍己来得蒙神的喜悦吗?

二.        对付自私的收益

  自私除了不蒙神的喜悦以外,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源头。神期望我们对付自私,不是为了祂自己的好处,而是要让我们更多经历祂的同在,经历更多的平安喜乐,其实是为了我们的好处。

  我们或许会认为,自私的人把所有的金钱、时间、和才干都用在自己身上,他们不需要与别人分享,应该可以最好地解决各种问题,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。其实,在生活当中,许多的问题正是因自我为中心而导致的。越自私,问题就越大。对付自私,往往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
  首先,对付自私可以激发喜乐。有一位出名的儿童行为学专家,名叫Bernard Rimland,他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。在这个实验中有一群的参与者,Rimland要求每个参与者各自列出自己所熟知的十个人名,然后根据他们是否快乐排出名次。之后,又要求参与者根据这些人是否自私再次排名。实验中所用的自私的标准是:「惯常倾向于把时间和资源只投入自身的喜好和利益,不愿放弃自己的方便来帮助别人。」结果发现,无一例外,最快乐的人,都是那些最不自私的人。Rimland根据这个实验得出结论:「最快乐的人,不是那些一心想要为自己谋算快乐的人,而是那些试图使他人得到快乐的人。」其实这实验结果一点都不奇怪。自私的人不容易满足,自然也就更难品尝到知足常乐的滋味。自私的人容易与他人产生利益上的冲突,导致令人烦恼的人际关系。自私也会让我们我行我素,做事不计较结果,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。特别是在控制脾气上,自私的人不会顾全大局,往往是为了一己之利而造成伤害他人的局面,最终遭到良心的谴责。其实,人许多的糟糕品行,都是由自私所导致的,人许多的愁苦,也是有自私引起的。这正如圣经所说的:「但各人被试探,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。私欲既怀了胎,就生出罪来;罪既长成,就生出死来(雅一:14-15

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人需要追求一个大于自身的生活目标,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感,这目标往往是在帮助他人时得以实践。自私让我们找不到这样的生活目标。所以每当我们以「我不行」或「我没空」等等原因来推却他人的请求时,其实就是失去一个经历喜乐的机会。喜乐JOY的秘诀就是基督(Jesus)第一,他人(Others)第二,自己(You)第三。次序错了的话,喜乐就会减少。可以想象一下,一个人能手上拿着一分钱,他把钱放得离眼睛越近,是不是就越难看到其他的事物?同样的,当我们把注意力都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时,我们自身的问题就会被放大,自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忧虑。当我们愿意去为他人解决问题的时候,自身的问题其实会缩小,我们必然得到喜乐。

  其次,对付自私可以营造和谐。在个人的层面,自私让人明争暗斗,可以让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;在教会的层面,自私会让人固执己见而无法与他人同工,教会的争端甚至是分裂,都是由此而生;在更广的一个层面,自私甚至会导致团体及国家间的战争。但要说明自私引起的冲突,从家庭关系开始谈起,就再清楚不过了。大家可以想想,有哪一次的家庭冲突,不是由自私导致的呢?圣经中讲到的爱,是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。但因为自私,我们强调自己的益处,导致我们不顾后果而发泄情绪,不吐不快,一吐为快,也不愿意原谅他人的过犯。结果是小的矛盾可以演化为大的争闹,给家庭关系带来很大的损害。本人所在的教会,鼓励会众参加「恩爱夫妻营」。在这个营会里,夫妻们会学到许多互相沟通、表达爱意、及认错道歉的原则和技巧。所有参加的人在营会结束后都表示大有收获,夫妻间的感情也有了很大的改进。根据本人的观察,那些愿意持续实践这些原则的夫妻们,他们的关系都得到了长久的改善。但不幸的是,有些夫妻在参加完营会一段时间以后,就放弃这些原则的应用,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沦回到过去的光景,以至于这些技巧因「没用」而「没用」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原因在于要实践这些原则和技巧,需要放下自我,需要对付我们自己的自私。我们要学习把对方的利益,以及维护夫妻关系的重要性,放在我们自己的利益之上。不然的话,再好的技巧也于事无补。很多夫妇因没有立志对付自私而荒废了所学的技巧,实在是可惜。

  讲到夫妻关系,圣经的教导是妻子顺服丈夫,丈夫无条件爱妻子。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夫妻双方都要学会舍己。顺服就是放下自己的意见,不再坚持;无条件的爱就是把对方的喜好及的意见放在首位。这好比一家人准备去度假,妻子想去海边,丈夫想去上山。如果双方各执己见,都想让对方改变初衷,就定然产生争执。但如果他们愿意舍己,顺服的妻子就会决定听从丈夫,不在意一同上山;而爱妻子的丈夫也会尊重妻子的选择,乐意前往海边。这样,冲突和矛盾自然就会减少,我们的家庭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。

  再其次,对付自私可以带来稳定。许多社会上的混乱现象,都是由自私引发的。在今天的美国,有三分之一的儿童,人数高达一千五百万,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,另外还有五百万的小孩生活在没有母亲的家庭。一项项的研究都表明,孩子没有父亲的影响,就更容易染上毒品及干犯法律,他们也有更大的机会堕入贫困。然而,在过去数十年间,单亲家庭的数目是成倍地增长,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单亲家庭呢?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人(特别是男人)的自私造成的。人们贪图一时的欢乐,但却不愿意付责任,这是自私的最具体的表现。

  其它由自私造成的混乱,如婚外情、堕胎、醉驾、浪费、抢夺、偷窃等等,实在是数不胜数,在此不必一一而逐。生活在一个社会里,如果大多数人都愿意承担责任,不任性妄为,社会就会更加稳定,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得益者。

  所以,我们不论是从个人,或者家庭,还是社会,都可以看到自私带来的问题,也可以看到对付自私是大有益处的。而自私也确实是可以被对付的,我们不妨先承担自己的责任,从自己开始做起。

三.        对付自私的实践

  要实践对付自私,可以从对信仰更加认真追求开始。无私是一种道德表现,所谓道德,就是先要掌握了正确的道,才会孕育出美善的德。道是指导我们行事为人的价值观,德是行出来的外在表现。以耶稣的牺牲舍己作为根基的基督信仰,是我们对付自私最强有力的工具。当我们愿意更多地学习这个信仰的精髓,更愿意去实践其中的教导时,我们价值观就会有所改变,我们的行事为人,特别是在对付自私上,就一定会不再一样。俗话说: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我们以什么人为榜样,就会潜移默化,在品格上向这人靠拢。耶稣基督是舍己的完美榜样,我们在基督信仰上的追求,就是学习以基督的心为心,这定然会帮助我们对付自私。

  既然自私是我们本性的一部分,那就没有办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来战而胜之。如果我们愿意时常亲近神,就会不断品尝到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爱是如此长阔高深,我们就会被这样的爱所激励,从而就会效法并把爱传递出去。我们对神的爱领受得越深,就越能在爱人上有所付出。这样的领受,是我们在不断追求神,不断在信仰中反省和操练的结果。反之,如果基督信仰只是我们的生活点缀,是可有可无的,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套理论而已,我们不可能会去效法耶稣而去为人舍己的。所以,要对付自私,必须要在信仰上更加认真。

  要实践对付自私,我们还可以尝试培养好客的热情。接待客人,比如说招待新学生留宿,或是邀请慕道朋友到家里进餐等等,需要在时间、资源、及个人安逸上付上代价。事先需要计划准备,过程当中需要周全招呼,事后还要清理。这当然是费神费力的事情。但当我们愿意时常这样去做的时候,就会经历助人的喜乐,以及与人同乐的甘甜,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关心他人的生活形态,对克服自私是大有好处的。圣经上说:「你们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。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;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,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。」(来十三:1-2)我们周围的人,或许就是神派来锻炼我们品性的天使。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私而错过了这样的机会。神把各样的人安置在我们身边,他们就是我们的邻舍。我们可以挑选朋友,但却无法挑选邻舍。耶稣教训我们要「爱人如己」,这「人」指的就是邻舍,就是我们身边的人。善待他们,不但可以锻炼无私,还是积财宝在天上的具体表现,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

  实践对付自私的最终境界,就是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。耶稣基督的心,就是甘愿放下权利的心。祂本有神的形象,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耀,但祂却甘愿吃亏,降卑为人,成为奴仆,最终还无辜死在十字架上。我们不大有机会象耶稣那样去为人舍命,但我们愿意效仿祂放下权利吗?当今的教会,愿意吃苦的人不少。因为吃了苦以后,往往会得到人的认可。所以苦差事还是有很多人去做的。但是,愿意吃亏的人有多少呢?人与生俱来的自私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「我的!」。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个人权利的时代,无论去到什么地方,或许我们都会被告知,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权利,作为消费者,我们有权利;作为学生,我们有权利;作为雇员,我们有权利;作为美国公民,我们也有权利。拥有权利,不是什么坏事。神也赐给了我们许多的权利。但是,如果过分地强调权利,我们很容易会认为自己的财产、时间、声誉等等都是特有的权利,是神圣不可侵犯的。当有人侵犯这些权利时,我们小则会老大不高兴,大则还会针锋相对。这样的思维会让我们得理不饶人,去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,也会让我们与人争权夺利,斤斤计较。殊不知,我们有权利去做的事情,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事情。我们一切的权利都是神所赋予的。当我们在坚持权利的时候,必须清楚牢记,神给了我们权利,但祂更希望我们去操练爱,因为「爱是不加害与人的,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」(罗十三:10)。爱是所有律法的总纲,它超出了一切的权利。如果我们愿意放下本当属自己的权利时,我们就在对付自私上跨出了一大步。所以,下一次当我们因权利而与他人产生冲突时,我们不妨想想在这一情形下如何去实践爱心,不妨尝试一下放下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、放下自己的意见、及放下对他人的偏见,好让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更象基督。

  本人所在的教会有一对夫妇,他们曾经在日本居住过一段时间,学习了日本人爱干净的习俗。他们刚来美国的时候,可是把家里擦得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。要是有人来家里做客,是绝对不可以吃东西的,因为他们担心有残渣会掉到地上,把地板给弄脏了。可想而知,他们一定不大愿意外人来打乱他们在干净中的舒适,而且如果真有人来到家中,他们一定会是诚惶诚恐,小心翼翼的。但是,现在他们的家已是一个小组聚会的固定场所,每两个星期定期聚会,以至于新信主的弟兄姊妹都认为他们是侍奉神的榜样。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呢?就是因为他们愿意顺服主,克服了心中的自私,愿意放下心中追求干净整洁的嗜好和权利,让他们所拥有的房子为主所使用。同样可想而知,若有人问他们,是在当年爱干净的年头更舒畅,还是现在可以服侍主更喜乐?答案一定是显而易见的。盼望我们都能够认清我们所持守的所谓权利里面,有哪些东西妨碍了我们与神亲近及与人相处。然后我们可以凭着一个顺服于神的心志,逐渐放下这些权利,让我们可以更加尽心爱神,并与弟兄姊妹们切实彼此相爱。

  作为结束,我们来看看舍己的楷模伊丽莎白艾略特是如何评价对付自私的:「成熟始于愿意自我奉献,孩子气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。只有在感性和灵命方面均成熟,就是那些能掌控己身作主,甘为他人作仆的人,才能做到为别人舍身。盼望我们都立志在灵里不断成熟,不断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,以荣耀神的名。愿神帮助我们!


返回页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