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居随语 

首页 >> 随文共勉 >> 喜乐泉源(3)



喜乐的泉源(三)

  中国人常以自己坐拥悠久的历史而自豪。我们常会听到说,中华民族享有浩浩荡荡上下五千年的历史。虽然这一说法有些夸张,但与所有其他的文明相比,中华文明确实是不但古老,而且是唯一能一脉相承持续下来的。其他的文明,如古巴比伦、古埃及、古印度、古希腊、古罗马等等,都因内忧外患,已经要么早就不复存在,要么因断层而失去了原味。所以,中国人确实有感到骄傲的资本。但是,只要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历史,我们会惊讶地发现,在这四千多年当中,人们能够享受和平而安居乐业的时间,加起来总共只不过是三百多年,其余的时间都陷入在战乱当中。从古代文明的消失,以及自己满目苍夷的历史,我们可以看到,人类的历史,就是一个争斗的历史。这些争斗,有时是因为要抵御外侵,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源于内部的矛盾。人因其罪性,都是好斗的。

  作为基督徒,我们也都是人,也都具有一个争强好胜的本性,所以我们必须随时警戒,小心提防。保罗也深知道这一点,所以他告诉我们,基督徒要经历喜乐,就必须学习如何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,以及防止内部的纷争。腓立比书第一章最后几节,保罗吩咐信徒们要预备为主受苦,这是面对外来逼迫时,仍然能够喜乐的关键。在第二章的开头,保罗继续分享另一喜乐的泉源,就是内部的合一:1所以,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,爱心有什么安慰,圣灵有什么交通,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,2你们就要意念相同,爱心相同,有一样的心思,有一样的意念,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。3凡事不可结党,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;只要存心谦卑,4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。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,也要顾别人的事。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:6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;7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;8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9所以,神将他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10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,11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,使荣耀归与父神。」(腓二:1-11)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喜乐的泉源来自于心--心意合一、心存谦卑、以及心向基督。

. 心意合一的喜乐 (1-2节)

  保罗这里一开始用的好像是个假设语句--若有。似乎是说如果有就要做,没有就不必了。但是,我们都知道,其实保罗比谁都清楚,每个基督徒在基督里都得到过劝勉,在爱心中都经历过安慰,圣灵也必然与我们有所交通,心中也必然有过慈悲怜悯。保罗之所以这么起头,其实是要我们仔细反省,这些劝勉、安慰、交通、和慈悲怜悯是什么。然后我们必须去履行因领受了这些恩典所带来的责任。这一责任是什么呢?首先就是要心意合一。这样的合一会给保罗带来喜乐,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喜乐。

  我们都知道,家和和万事兴。不论是一个国家,还是一个家族,或是任何一个团体,它的衰败往往都是从内部的不和开始的。最近听说有一家餐馆关门了,我觉得挺惊讶的,因为那家餐馆我也去过几次,每次去都看到其红火的生意。后来我才了解到,这家餐馆之所以倒闭,不是因为生意不好,而是因为几个合伙人意见不和,无法解决纠纷,所以最终不欢而散。可以共苦,却不能同甘,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。在面对外来逼迫的时候,我们比较容易团结一致,但在看似顺利的情形之下,人们反而容易产生争斗。我们作为基督徒,必须小心防范这种情况,因为一旦教会里产生纷争,我们不但会给神的名带来羞辱,还会使自己在信仰里该有的喜乐消耗殆尽。

  圣经上说:「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!」(诗一三三:1)在一个教会里,如果大家和睦相处,互敬互爱,这教会定然会呈欣欣向荣之势,弟兄姊妹在其中也必然享受喜乐。这样的教会,能反映出大家同是一家人的美好,定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归向主。但是,这样的教会,也是撒旦所最不愿意看到的,所以牠时常挑起事端,目的就是为了让教会没有安宁。这样的事端,往往就是从弟兄姊妹心中的不满开始的。许多教会内部的纷争,往往都与真理无关,如讲员讲道是太长或太短、饭食是太荤还是太素、敬拜诗歌是太活泼还是太严肃、对犯错的成员或领袖的处理是太轻还是太重。很多时候,在这些事项上,人们会坚持自己的意见,以至于相持不下,会众因此离开教会,甚至教会因此而分裂的情形都是不少见的。

  所以,我们一定要学习如何达成心意合一。

  心意合一不是统一思想,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想法,而是要求大家互相敬重,学习如何聆听他人的意见,以及如何以温和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看法。这样,大家可以取长补短,达成一致。有些教会,开执事会时常都会吵架,我自己所在的教会在好多年前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形,所以每次开执事会都会拖得很长,以至于弟兄姊妹都不敢出来做执事,这就是心意未能合一的体现,在其中侍奉又有何喜乐可言?有人说,基督徒都很像刺猬,看上去长得都挺相像挺可爱的,但当他们互相挨得太近时,就会彼此狠扎一下。我们要竭力不去作刺猬。感谢主,这几年,我目睹了自己所在的教会于心意合一上的长足进步,每次开执事会大家都是在欢笑声中作出决定,近年来也很少有人拒绝出任执事。这是一个在灵里迈向成熟的表现,期待主继续帮助我们保持这样的合一,让我们继续喜乐地侍奉下去,让保罗的这一劝诫也成为我们在侍奉中彼此相处的原则:「总而言之,你们都要同心,彼此体恤,相爱如弟兄,存慈怜谦卑的心。(彼前三:8

  心意合一也不是统一事工,要求大家都做同样的事,而是要求大家在看重自己的事工的同时,也支持和鼓励其他弟兄姊妹的服侍。有人认为讲道和主日学等教导的事工是最重要的,也有人认为弟兄姊妹间的关怀事工是最为要紧的,还有人会认为小组团契的发展是最值得强调的,其它的重要事工还包括敬拜、儿童、青少年等等等等的事工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神的呼召,所看见的会不尽相同。这其实是好的,圣经也告诉我们,当善用自己的恩赐,专一地侍奉。我们理当按照神赐给我们的异像,认真地尽上自己的努力。但是,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也与我们具有同样的眼光。当我们的事工与其它的事工发生冲突时,我们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给我们让路。这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。我们的服侍为的是什么?如果大家都清楚,服侍的对象是扩展神的国度,我们的事工是如此,他人的事工也是如此,那我们的衡量标准就不再是什么对自己的事工最有利,而是什么对总体的事工最有利。有了这样的心态,同工们就可以互相依赖,虽然不同工,但却能同心,建立坚强和喜乐的团队,抵挡撒旦的攻击,正如圣经所说的:「有人攻胜孤身一人,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;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。」(传四:12

  一个心意合一的教会,是充满喜乐的,但要达成真正的合一,我们就必须时常降服于神的心意之下,因为任何人的心意都是不完全的。我们要跟着神走,而不是跟着人走。这就要求每个人,不论职位高低,不论辈份尊卑,都要学习放下自己的意见,也就是说,我们就必须心存谦卑,否则我们无法合一,更无法经历合一的喜乐。这就引入了保罗所教导的另一喜乐的源泉,即心存谦卑的喜乐。

二.心存谦卑的喜乐 (3-4节)

  凡事不结党、不贪慕虚荣、看别人比自己强、关顾他人的需要,都是心存谦卑的结果,当我们这样去实践的时候,也必然会经历其中的喜乐。

  要心存谦卑,说白了,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他人为中心的心态。这要求我们放下自我,真心地去为他人着想。人之所以会好斗,归根结底就是强调自我的缘故。中文的「我」字很有意思,若把之从中间切为两半,一边是手,另一边则是戈。手里拿着枪,那就是我。当每个人都强调自我的时候,我们的团体当然是充满了争斗和不合的。手上拿着枪,每当遇到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,或是受到了批评,或是自我的利益被损害的时候,我们很自然就会反戈一击。这样你来我往,纷争是不是就会不断升级呢?这样的结果会让我们喜乐,还是会让撒旦雀跃?惟有当我们愿意拆散自我,放下手中的枪,才可能用手彼此服侍,以建造合一喜乐的教会。同时,谦卑也是神所最为看重的生命品性。「祂讥诮那好讥诮的人,赐恩给谦卑的人。」(箴三:34)这句箴言相继被雅各(雅四:6)和彼得(彼前五:5)所引用,可见谦卑在神的眼里有多么的重要。

  所以,我们要努力革除骄傲,学习心存谦卑。

  骄傲会让人看不起别人的做事的方式。这会激起人结党的冲动。所谓结党,也可以说是一种野心,就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之上,并企图让自己在团体中形成势力,以至于这个团体不得不按着自己的意思来运作。在教会中的结党,往往都不是大张旗鼓的,而时常是在当事人毫无察觉之下就发生了。比如说,一些弟兄姊妹们聚集在一起,要为教会祷告,结果却变成了为这个领袖的软弱祷告,为那位同工的不力代求,俨然就变成了一个声讨会。这其实就是结党。我也见过这样的情形,就是在教会有重大议案需要会员投票表决的时候,有人试图游说弟兄姊妹,希望投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意愿。这也是结党。或许在这当中,当事的弟兄姊妹有时是出于好意,但其结果却是在制造混乱。值得一提的是,如此结党的人,往往都是在教会里所谓德高望重的人,所谓比较「属灵」和深具影响力之人,因为一般人还没有这样的号召力。这更说明了我们平时操练谦卑的重要性,让我们不但自己不去做这样的事,更是在看到这些事的时候,会自然敬而远之。没有人附和,党派自然也就结不起来了。

  骄傲也会让人看不得别人享有的优越。所以我们喜欢与他人攀比,比身份的尊卑、学位的高低、财富的多寡、成就的大小、相貌的美丑、以及孩子出色与否,可谓是林林总总,一应俱全。这就是贪图虚浮的荣耀和看自己比别人强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只因为我们想超越别人,让自己觉得脸上有光彩。所以,当我们胜人一筹的时候,心中会沾沾自喜,在比不上别人的时候,内心就被嫉妒或仇恨所充斥。我们不单止自己被这样的价值观所左右,还在有意或无意中把这一理念传给下一代。有一次听一位家长说他很累,原因是要带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给弄得疲惫不堪。我问他为什么要孩子学那么多呢?他回答说,这是为了让孩子不被拉下,从而建立更强的自信心。况且不说神从来不认可这种由争竞建立起来的自信,这种所谓自信的本身就是极不牢靠的,因为孩子再有本事,终归有一天也会遇到他比不过的人。我还见过这样的例子,有位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建立「自信」,就常跟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,「看,你这一项比你的朋友强,那方面也比他做得好,你很出色!」这其实也是在灌输一个争竞的理念。当这孩子发现自己真的技不如人的时候,很可能就会自暴自弃。真正的自信应该建立在神爱我们之上,不管我们与人相比处于哪个阶层,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都深爱着我们,并且祂永远不会丢弃我们。我自信,是因为这特殊的身份,而不是我拥有什么,能做什么。这种自信是不会随环境而动摇的,且会让我们在任何处境之下都心生喜乐。有了这样的自信,我们就不必与人攀比,从而轻看虚浮的荣耀,也能够真心欣赏我们身边的人,从而喜乐满怀。

  骄傲还会让我们看不到别人急切的需要。骄傲的人往往也会成为自私的人,因为他们容易树敌,自然不会太关心他人的需要。另外,他们花太多心思在与人争竞之上,又哪有什么空闲去帮助别人呢?其实我们都很清楚,一个人若单为自己而活着,所能得到的喜乐是十分有限的。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一说法,就是人生在世有两大悲哀,一是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一些东西,二是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全部东西。人需要有一个超越自我的生命目标,才会活得踏实且有意义。一个人如果不被任何其他人所需要,其实是非常可悲的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被越多的人所依靠,是不是我们心中就越充实喜乐呢?想要得到这样的喜乐,就要从着眼帮助他人开始。谈到这一点,有两方面是我们需要注意的。首先,保罗没有说不顾自己的事,有人丢弃自己当尽的责任,完全耗在他人的事务上,这并不是神的心意。二来,我们不要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而去帮助人,因为这心态很容易让我们把荣耀归给自己,结果是越发骄傲。我们帮助人,是出于对神的顺服,是生命的自然流露,最终把人引向神。这会让我们不但得到现今的喜乐,还会在将来得到神的赏赐时,经历那永恒的喜乐。

  骄傲不会给人带来喜乐,因为正是骄傲让人被引诱以致犯罪堕落,从而失去了所有的喜乐。要喜乐,就要心存谦卑,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品味到神的作为,以及看到周围人的美善,从而心存感恩,杜绝争竞。心存谦卑是喜乐的源泉,也是基督徒灵命长进的关键。但是,毕竟人的骄傲是十分顽固的。有人说,人死了以后,他的骄傲要过十五分钟才会离开。我们要真正克服自己的骄傲,就必须心向基督,因祂为我们设立了完美的榜样,惟有当我们的生命变得越来越像祂,谦卑才会真正在我们心中扎根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
三.心向基督的喜乐 (5-11节)

  基督徒,顾名思义,就是小基督或是基督的学徒。身为基督徒,我们自然应当凡事效法祂的样式,以祂的心为心。祂心是怎样的心呢?因为爱我们的缘故,祂舍弃了原本与父神同等的地位,成为卑微的人,进而为了完成神对人类的救赎计划,祂完全顺服,以致于死在最为羞辱和残酷的刑罚之下。祂的舍己和顺服,是特别值得我们效法的。

  首先,让我们来看看,如何心向基督,效法祂的舍己。最近,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弟兄荣归天家了。他是一位美国弟兄,名叫Brevard。因为很多中国人都说不好他的名字,所以他干脆就接受了一个尊称Uncle B。在这个地区的杜克大学附近,这个名号在华人当中可说是耳熟能详的,因为他对中国人,特别是为新来乍到的留学生,实在是鞠躬尽瘁。他自从退休以后,就给自己找了一份全职的「工作」,专门为有需要的学生寻找家具和日常用品,并亲自给他们搬送,一干就是二十多年。他对任何人都是有求必应。他舍己为人,从来不求回报,的确堪称是以基督的心为心。他那美好的见证,成为了许多中国学生认识主耶稣的奠基石。大凡认识Uncle B的人也都知道,他是一个极为喜乐的人,相信很少人不会被他那灿烂的笑容所渲染。他真正体验到了舍己的喜乐。

  圣经上说:「施比受更为有福」(徒廿:35)。过去或许我们只是把之当作一个励志的教训。但是,现今的科学研究,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说法。不久前,在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的刊物上,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,题目为《施予的喜乐比接受的喜乐更为经久》(The Joy of Giving Lasts Longer Than the Joy of Getting*)。这篇报告阐述了研究者们所做的试验,并得出结论,就是当一个人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给出去的时候,心中所产生的喜乐,会维持较长的时间,远超过单纯得到礼物而带来的欢愉。神的话是信实的,这一点都不假。其实,我们的老祖宗们对施予的喜乐也是早有认知的,所以他们给我们留下了「舒」这个字。留意这个字是怎么写的?要舒心、舒服、舒适、舒畅,我们就要舍予,就是要给出去。这是我们内心经历持久喜乐的关键。效法基督,学习舍己,也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喜乐的人生。

  再则,让我们看看,如何心向基督,效法祂的顺服。顺服神是喜乐的泉源,这乍一听上去好像不大对劲。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到一些个人的经历,是我们因为试图顺服神而遭遇了许多的困难。确实是的,顺服神不但不会让我们心想事成,甚至在很多时候,会让我们的处境变得越发艰难。同时,在很多情形之下,我们会觉得圣经的原则看上去并不适用,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会去选择自己的方法。这就有点像旧约圣经中的乃缦,他得了大麻风病想要得医治,但一开始他对先知以利沙所说的方法不屑一顾。确实,以利沙告诉他的方法,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。但在乃缦最终决定顺服时,他不但身体上得到了完全的医治,他还认识了这位医治他的真神。那是何等大的喜乐!对于我们来说,顺服所带来的喜乐,有时也是如此立竿见影的,比如说,当你愿意顺服去饶恕他人时,你心中的苦结必然得以解开;当你愿意顺服不含怒到日落时,你的人际关系也必然大得改善;当你愿意顺服去慷慨奉献时,你会发觉钱财不再是你的捆绑。如此等等,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。耶稣说:「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。」(路十一:28)这实在是可信的。

  当然,在很多的时候,顺服所带来的喜乐,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得见的。前往南美洲土著人群中宣教,而被当地人用矛刺死的艾略特(Jim Elliot),殉道的时候女儿才只有十个月大。他的遗孀伊利莎白(Elisabeth Elliot)拥有千百个理由,离开那让她心碎的地方。但是,她却决定带着女儿留在南美洲,继续向那些杀死她丈夫的部落传福音。这是何等大的信心和顺服!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的顺服最终得到了回报,在经过好几年的努力之后,也不知道她们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和眼泪之后,这些部落里的奥卡族人,最终大都归信了耶稣基督。这是何等大的喜乐?!这几近让我们目睹了主耶稣由至卑升为尊贵的那种喜乐。难怪她后来主持的一个广播节目,就叫作「喜乐之门」(Gateway to Joy)。我很喜欢她所说的一句话:「You are loved with an everlasting love and underneath are the everlasting arms! 」大致的意思就是,神用永远的爱爱你,而其下是祂永恒的臂膀。神时常爱我们,并时常托住我们。盼望这成为我们顺服祂的信心和力量。

  一切的喜乐在于我们的心,我们若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,也必然会经历莫大的喜乐。愿神帮助我们!

 

 

* 文章见于https://www.psychologicalscience.org/news/releases/the-joy-of-giving.html

 

 


返回页首